年增长近35%的勃艮第葡萄酒,现在投资是否仍有升值空间?

年增长近35%的勃艮第葡萄酒,现在投资是否仍有升值空间?
图片来自UNESCO

56万美元,足够在中国一线城市买房,也能在法属波利尼西亚买专属无人岛,更可以换成13公斤金灿灿的金条。

一位亚洲买家却不为其所动,于2018年10月以55.8万美金买下一瓶1945年的法国勃艮第名酿罗曼尼·康帝Domaine Romanee Conti(简称DRC),引发了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以55.8万美元成交的1945年罗曼尼·康帝DRC |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拍卖行

2018年年末,包括《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主流财经媒体纷纷聚焦葡萄酒投资,指出在市场周期转变的一年中,精品葡萄酒市场回报依旧稳定,其中勃艮第葡萄酒表现尤佳,相关指数猛涨+34.86%。

香港纸媒《东方日报》也注意到了勃艮第名酿的涨势,称勃艮第跑赢“买啥跌啥”的全球股市,是2018年为数不多的正回报投资。

图片来自东网

勃艮第葡萄酒的快速增长从2016年5月开始,已持续两年。对此《经济学人》引用了部分业余投资者的质疑,称勃艮第或被炒作,建议投资者们谨慎对待。

从市场的供求关系、货源稀缺性及购买渠道等市场因素考虑,高特葡萄酒认为,少数勃艮第葡萄酒持续提高的市价并不影响同产区的其余酒款的升值机会,现在正是投资勃艮第的好时机。

勃艮第的独特之处

要了解勃艮第葡萄酒为何受市场追捧,需要明白这个产区到底有什么独特卖点。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勃艮第是酒评家公认的全球最复杂的产区。

其实,通过与波尔多的对比,投资者可以迅速掌握勃艮第的产区特征和市场概况:

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来自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

从以上一览不难看出,波尔多面积大、产量高、具投资价值的名庄佳酿较集中,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精品葡萄产区。相信不少人都是从波尔多名庄开始接触并爱上葡萄酒的,因为较高的产量保证了市场上有足够波尔多名酿流通。

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好消息,若想组建波尔多投资组合,拉菲、玛歌、柏图斯等八大列级名庄的名酿是基础,此外可以个人喜好购置卡农、金钟、爱士图尔等实力庄园来多样化名下的葡萄酒组合。

相较之下,勃艮第不仅面积小、产量低,而且具投资价值的酒款数量繁多。这意味着勃艮第对投资者来说更难把握,可供选择的投资酒款众多,如果不能及时精准地解读市场风向及消费者偏好转变,投资者或许难以保证收益。

谁在喝勃艮第?

勃艮第的另一大特征是匠心,这可以形容酒庄,用来描述勃艮第爱好者也很恰当。

勃艮第产区内最具升值空间的佳酿都基于黑皮诺和霞多丽,这两种葡萄属于常见品种,但它们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极强,能因土壤、气候、耕作、酿制手法等细节产生质变。

没有任何产区能像勃艮第一般展现这种品质的差异:两块毗邻的田地,同样生产黑皮诺,同样酿制干红,但因地质情况、藤蔓年岁及酿酒师技艺等原因,两者之间价格可能有着天壤之别,而能分辨欣赏这种差异、并愿意为此不惜重金的人,必定不是止步于波尔多八大庄的初学者。

自2008年香港特区废除葡萄酒入口关税后,中国法国葡萄酒进口量急剧上升,内地消费者因此有了更多接触美酒的机会。

在法国众多产区当中,波尔多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市场的入门首选精品葡萄酒原因有三:一是拉图、柏图斯因港片在国内颇具知名度;二是波尔多顶级葡萄酒产量较大,因而有充足的供给;三是波尔多酒的度数较高,更能满足长期饮用高度数白酒的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因在80、90年代港片中频繁登场 波尔多在中国市场有先天性优势 |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自市场开放以来10年已经过去,中国葡萄酒爱好者们也有了质与量的巨变:

咨询公司酒智Wine Intelligence市场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让葡萄酒的受众群体变广,这一转变也让酒精含量更低的酒款更受欢迎,而勃艮第生产的黑皮诺和霞多丽便属于低酒精葡萄酒

大中华地区成为WSET葡萄酒品鉴证书考生增长最快的地区,从2002年60余人发展到2018年近2万人,已超过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本土考生人数,是全球对专业品鉴知识渴求度最大的地区

结合以上两大趋势及中国市场对精品葡萄酒需求持续提升,不难理解为何业界一致将勃艮第佳酿的市值上升与中国市场挂钩。

张逸昌曾在拍卖行工作多年,在他看来勃艮第是逐渐成熟自信的葡萄酒爱好者的进阶必经之路:

长久以来,勃艮第一直深受美国、日本、英国等重要市场的饮家喜爱。随着中国饮家的葡萄酒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开始探索一些波尔多以外新的地区,勃艮第往往是下一步,也是他们最着迷的一个产区。

勃艮第的市场前景

纵观2016年以来的全球精品葡萄酒市场,整体市场呈持续发展扩张态势,而勃艮第的市场需求与市价涨幅都高于波尔多。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发布数据显示,勃艮第150指数的2年复合增长率为+26.79%,而波尔多传奇50指数的同期数据则为+16.79%。

与此同时,勃艮第名庄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幅提升,在Liv-ex发布的年度百强品牌排行榜Power 100的第一阶梯中的占比翻倍,从2016年的2席升至2018年5席。

细看2018年的百强榜,可以发现上榜的勃艮第名庄不仅有赫赫有名罗曼尼·康帝DRC、卢梭Rousseau和勒桦Leroy,其中还武戈Comte Vogue、杜雅克Dujac、木尼艾Mugnier等此前在亚洲极其小众的酒庄,说明勃艮第的增长并非只集中于数个头部品牌。

曾在罗曼尼·康帝亚洲的唯一经销商Ficofi俱乐部任职的Nicolas认为,康帝、卢梭等标志性酒庄所产名酿的现市值或许过高,但这对勃艮第产区整体并非坏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买超过底线的酒。但这并不表示买家对勃艮第的需求便因此消失了。相反地,不少买家会考虑购买同产区风格相近的黑皮诺或霞多丽来补偿自己,从而发现更多勃艮第臻品美酒。

而随着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经济的崛起,向往精品葡萄酒文化的高净值群体人数将会不断上升,踏上由波尔多入门,再进阶勃艮第、罗纳河谷及其他产区的美酒品鉴学习旅程。

现在投资勃艮第能否获益

Liv-ex最新发布的勃艮第专题报告指出,受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苹果、LVMH及爱马仕等深受中国富裕层喜爱的奢侈品集团股价都于近期大幅下跌。

因此类似的高奢红酒罗曼尼·康帝DRC的价格也将会回归理性,以此类推勃艮第整体表现。

中国股市在过去10年中曾出现过多次中短期的下挫,但10年表现呈正增长倾向,与苹果、LVMH、爱马仕及勃艮第150指数走势相仿。而中国经济增长的脚步自2011年后便大幅放缓,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几大奢侈品集团股价和指数数据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为92亿欧元,2017年已增长至340亿欧元,侧面说明了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奢侈品市场影响不明显,财富积累与富裕阶层的消费观念转变或许才是关键。

据Nicolas的观察,不少热衷于藏酒的亚洲富裕层都开始趋于协同收藏:

亚洲藏家都很忙,或许没时间钻研勃艮第所有佳酿,因此他们更多地选择协同收藏品鉴,比如张先生负责康帝、王先生专攻卢梭,入手了好酒后便与知音分享,同时联络感情。
借美酒与相同层次、并对人文体验有共同追求的人交流,这是亚洲独有的,和欧美的家宴完全不同。

英女王爱用的酒商Lea Sanderman的私人客户销售主管Jack Chapman认为勃艮第葡萄酒会继续受市场追捧,因为这个产区的精品美酒能同时满足人文、社交及尊享三大需求:

波尔多名酒代表着英国上流社会的风雅,很多新兴国家的葡萄酒爱好者都体验过了,也知道波尔多产量大,入手难度并不高。
打个比方,梵高的《向日葵》绝无仅有,只要去了美术馆,谁都能看。但是,一瓶1945年罗曼尼·康帝,世界上拥有它的不过100人,你是其中一个,而你选择分享这瓶酒的人自然也能明白其中心意。勃艮第给爱好者们提供的正是这种身份象征。

结语

美酒是一种奇妙的另类资产,一旦开瓶,用来购置美酒的财富便会随着酒水本身消耗殆尽。

尽管如此,全球对美酒的需求仍在不段攀升,精品葡萄酒市场也因此持续成长,市场指数LIV1000近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

让精品葡萄酒不断升值、成为可行的投资选项的或许并不是美酒本身的滋味,而是它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和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葡萄酒是味觉享受,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形式。

只要全球财富继续累积,品酒文化便会在全球各地的高尚人群中持续渗透。而在顶级美酒中,勃艮第以其质量和稀缺性独树一帜,能良好地体现饮家的尊贵身份。

现在投资勃艮第葡萄酒是对未来的展望:经济下行是暂时的,人们对品味、归属和自我表达的追求却是恒久不变的。

本文为原创,初版发布于2019年1月。此后,勃艮第精品名酒的市场表现一路稳扎稳打,每年记录了两位数的正增长。
Kelly Liang

Kelly Liang

Just a wine lover who writes and draws!
Cheshire, UK